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简介

    针对生态文明全球化新目标、来华留学增质提效新需求,“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列入重要议程,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涉及风景园林学、生态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等多学科。北京林业大学联合西南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开展“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研究生层次的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短期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形成“前中后全学段渗透-学科场景平台协同-多措并举育人机制”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创高引导力、强传播力、深影响力的“一带一路”留学生教育新局面。

    通过“融入、嵌入、渗入”多维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人才培养全学段。构建“融学科、多场景、强互动”教与学模式,从学科建设、教学模式、授课平台三方面创新探索。构建“四阶递进、多线并行”育人机制,实现“课前预热”领略山河,到院所联动“课中培养”、基地平台“课外拓展”、“课后实践”成果转化,培养“胸怀绿色使命,知生态传文明”的国际化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在“引观念、育人才、传文化”上持续发力,以来华留学生人才“小支点”撬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新蓝图”。

    人才共育培养成效显著,助力生态文明理念传播与“一带一路”绿色建设贡献突出。生态文明教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获3次国家级领导人肯定性批示,研究报告、建言献策7次纳入全国人大代表议案等政参,20余次在部级、副部级报纸刊登。建立“19+N”全英文生态文明特色课程体系、编撰以5部全英文教材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教材集,培养来自98个国家的1117名留学生,大批优秀毕业生去往“一带一路”国家机关部门、国际组织,或去往高校研究所继续从事生态文明科研与教学工作,将生态文明理念播撒世界,在校留学生成果获国内外3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助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国际传播与推广,北林师生为冬奥会、残奥会、卡塔尔世界杯草坪建设贡献绿色科技智慧,将中国先进的生态技术推广至全球。

·成果需解决的三个教学问题
①生态文明理念留学生教育全学段融通性不足、落实到“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教育各环节难,留学生尚未形成贯穿知识习得、价值内化与实践创新的系统性素养。

②“一带一路”留学生文化理念存差异、基础素养存短板、学科界限存壁垒,制定适应不同生源国别、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的“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教育体系仍具挑战。

③尚未形成高效可靠的留学生归国实践追踪体系,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机制亟待健全,教育成果的国际示范效应难以显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