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为系统性破解上述难题,我们依托全国性虚拟教研室,独创性地构建了“一体两翼三驱”的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一体”:构建跨校协同的“教学共同体”组织

我们突破传统高校界限,建立了覆盖全国16所高校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通过制定明确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设立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两大工作组,定期召开线上线下教学研讨会,将分散的教学力量凝聚为强大的“教学共同体”。以此为载体,我们系统规划了6门专业核心课程(木材学、木材保护与改性等)的协同建设,组织各校骨干教师集体备课、联合开发、共享教学大纲、课件、案例库等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全国性辐射与共享。

 “两翼”:打造“师资发展”与“国际合作”两大引擎

(1)创设“名师工作坊”,赋能教师卓越发展。我们精心打造了“教学工作坊”品牌活动,通过“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磨课会”等形式,为全国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与教学名师零距离学习和深度交流的机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了“线上观摩、线下研讨”,让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共同体内迅速传播,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形成“头雁引领、雁群齐飞”的良好局面。

(2)开辟“国际云讲堂”,拓展师生全球视野。针对国际化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积极链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多次邀请国际木材科学与技术学会(SWST)等组织的顶尖专家、学者,通过线上平台开展专题报告和教学研讨。这不仅让师生能同步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和行业动态,更以此为契机,深度链接国外高校资源,成功孵化并推动了“木材+德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的落地,为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开辟了新路径。

 “三驱”:强化“数字技术”、“教材革新”与“产教融合”三大驱动力

(1)AI技术驱动教学范式变革。 率先探索人工智能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木材保护与改性”等课程的知识图谱,将复杂的知识体系结构化、可视化,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AI学习小助手”与智慧题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与智能答疑,推动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智育”转型。

(2)新形态教材驱动内容革新。 联合科学出版社等机构,推动传统教材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形态教材转型。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引导教师团队将丰富的线上资源等融入教材建设,实现“纸质+数字”的立体化教学,让教材“活起来”。

(3)产教融合驱动协同育人。 邀请行业头部企业的专家深度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将产业界的最新需求和真实案例融入课程教学,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