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构建专业适配特色体育课程

    获批北京市教改课题“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结合林学、园林、水保等特色专业野外实习需求,深化身体素质教学改革。课内改革增加身体素质教学内容、时数与考核权重,聚焦力量、耐力、核心、平衡、柔韧 5 大素质,主要包括应对野外长时间行走体力消耗要求,强化下肢训练,采用“间歇跑+力量”练习;应对设备负重能力提升要求,设计腰背练习;应对维持身体稳定性要求,结合林地障碍穿越、器械攀爬等场景增加核心肌群训练。课程改革的所有技术图片和视频均为我校拍摄。近年来开设体重管理班,开展体育心理融合实践工作和体育人工智能示范课建设,培育优质体育思政示范课程。

   (2)打造“课堂筑基+课外延伸”一体化体系

    1)课堂端:聚焦“可延伸性”设计

   课外推行校园阳光长跑计划,成绩计入学生体育课总分,设置“学期长跑明星”“学年长跑之星”评选。构建“3+2+4”90分钟在线教学模式,强化自主学习与监督。

    2)课外端:依托“两翼”完善实践载体

    一是提升赛事参与率,学校制定《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最高荣誉奖 “关君蔚杯” 评比办法》,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全年贯穿各类体育竞赛,推动本研共同参与;二是健全赛事管理,建设校级赛事信息化管理系统,配备体育社团指导教师;三是加强普通学生代表队建设,训练竞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四是优化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加强学业辅导与思想引导,发挥其示范作用。

   (3)建立“文化引导+制度保障”长效机制

    1)文化引导:渗透健康运动理念

将体质健康测试纳入课程体系;分析各学院体测数据实现预警。定期组织体育文化讲座,邀请名家交流健康理念,借助优秀运动员辐射作用,融合体育文化与校园精神。

    2)制度保障:以刚性规则落地

    引入体测预约系统,实行教测分离,分年级、项目设时段,全年多次补测;举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大赛,以赛促练促管;将体测纳入二课堂综合素质量化考核,确保全学程锻炼不断线;针对体测困难学生,联合学院建立“一人一案”进行个别指导。

   (4)推行“职责明确+协同联动”整合模式

    构建大体育工作格局,学校专题研究体育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完善投入机制,持续拨付教学、行政、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经费,加大重大体育活动资金支持。强化多部门联动,明确课堂设计、赛事组织、场馆维护等对接部门,形成“统一规划、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体系;落实安全责任,每年规划场馆建设与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