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创新点

1.理念创新——提出“教育+生态+健康”融合范式,引领老年教育价值升华

立足服务国家战略,以“教育”为途径,确立了“德学康乐为”老年教育办学宗旨;以“生态”为引领,将生态文明理念系统性贯穿于老年教育全过程;以“健康”为目标,形成了“主动健康、生态康养、生态文化、有为技能”育老体系。实现老年教育从“夕阳红”休闲娱乐到“生态绿”价值赋能的根本性转变,推动生态文明理念与积极老龄观的同频共振。

2.机制创新——形成“大部制+学院制”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统筹与长效运行

在管理体制上,成立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以“榫卯结构”有机衔接继续教育学院、离退休处、社区居委会及各学科专业,形成协同高效的“斗拱效应”。在运行机制上,创新“学院制”管理模式,配套建立“银龄讲师库”、“退休教师资源库”等长效机制,构建“兴趣—技能—实践—创造”全链条教育模式。

3.模式创新——构建“1+4+N”教学体系打造“红绿相映”的育人共同体

系统构建“1+4+N”教学体系,即1个智慧教学平台、4个虚拟老年学院、N种教学实践场景,打通“教室—社区—林场—云端”多元空间,开发生态特色显著“踏雪寻梅”“居家园艺”“森林康养五感操”“两山微场景”等实践课程,形成“15分钟绿色学习圈”,促进“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三链融合。关工委创新实施“银龄导师+阳光学子”双导师制,以传播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理念为使命,打造特色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矩阵,累计培育20名“银龄自然导师”、600名“阳光数字助教”,让老年群体在育人中实现自育,“老有所为”与“学有所长”双向奔赴,“阳光优材”工程获得北京市第六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