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生态拓维-产教融通-数智铸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与数字中国协同推进的关键阶段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简称“水保”)专业提出了更高的战略适配与创新人才要求。北京林业大学自1952年设立全国首个水保专业起,始终肩负着引领专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自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2013年5月习总书记作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重要指示,再到2019年新农科建设全面启动,北林水保专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实力和七十余载深厚积淀,创新构建了“生态拓维-产教融通-数智铸能”的一流专业建设模式,为传统专业升级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创新范式。

该模式以“生态破维-路径拓新-精魂育人”理论创新为引领,推动专业内涵从传统技术治理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性治理跃迁,实现专业定位从“技术执行者”向“战略支撑者”的角色升华。以“三导师制-四维实训-多方协同”机制创新为支撑,通过整合全国62个国家/省部级平台与企业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从专业理论到全域实践的全链条贯通。以“数智铸能-虚实融创-精准育才”方法创新为路径,通过打造水保虚拟实验室、虚拟仿真平台、水保大模型和AI教学,推动教育范式从经验传递向数智驱动的根本性转型。

该模式成效显著,服务我国生态建设贡献突出。荣获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等荣誉。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主导制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和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搭建全国首个水保虚拟实验室,牵头推动水保学科成为一级学科,持续引领全国水保专业建设方向,带动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持续提高发展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