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简介

湿地保护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在国际议程中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面对国家生态战略与国际履约需求,自主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服务生态外交的复合型新农林人才,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现实需要。

在此形势下,该成果系统推进研究生能力培育变革,以行业需求和科技创新为牵引,构建“思政引领、三元融合、协同育人、全球链接”的人才培养路径,形成厚植家国情怀、联通产学研用、直达国际前沿的复合型培养范式。

(1)构建了“思政引领、科教协同、五育融合”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贯穿培养全过程,前沿知识夯实理论基础,五育融合提升综合素养,创新创业教育挖掘学生潜能,林业实践教学提升动手能力,形成德才兼备、学研并重、具有林业特色的生态学研究生培养体系。

2打造了“资源协同、过程协同”的产学研贯通育人机制。构建学生、教师与自然保护地协同育人模式,共建共享实现资源协同,问题导向推动过程协同。通过课程改革、师资提升和平台建设打通理论到实践的培养链条。创建“百地百团”育人工程,在保护地真实场景中开展教学科研,强化实践能力。

3创立了“国际化视野、跨学科交叉”的学生发展路径。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国际合作平台,实施“本土研培+全球实践”双轮驱动。通过提供跨境研修、交叉课题以及参与生态外交机会,为学生搭建全球化的多层次实践平台,提升科研攻关、跨领域整合和国际交流能力。

成果育人成效显著。一是人才培养质量突出,研究生扎根服务基层,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学生代表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代表中国青年发言,研究生成果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近五年获国家、校长奖学金10余次,发表论文800余篇,专利40余项,参与国家/行业标准18项;二是教学资源和教改成果凸显,建成教学实践平台1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个、科技创新联盟2个,主持教研项目17个,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三是社会影响广泛,在西南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等9所高校推广应用,被《CCTV1开讲啦》《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