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简介

重要性和目标:

面向国家战略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紧迫需求,完善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大课题。教育部等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中强调:专业型学位要强化产教融合,推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研究背景和模式: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好服务国家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需要,我校2011年起招收资源与环境专业型研究生。历经10余年实践,围绕课程体系实践性不足、校外导师参与虚化、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弱化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化改革,成功探索出一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专业学位育人新模式。

研究路径和成效:

本成果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战略需求,创新性构建了“双元共育·三阶递进”的培养体系,系统破解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核心难题。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主线,通过培养方案差异化、校内外导师协同常态化、质量保障全程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四大举措,实现了学生能力从“基础夯实”到“实践强化”再到“论文升华”的阶梯式递进。该模式有力驱动了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重提升,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累计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1项,校级教改项目20项;发表教改论文8篇,获校级成果奖励5项;4人次教师获校级“十佳研究生导师”称号。育人实效显著,建成校院两级实践基地18个,为我国生态环境领域输送了大批“基础-实践双强型”卓越工程师,形成了环境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北林模式”,引起了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