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创新点

本成果直面新农科背景下基础课程与专业需求脱节的核心矛盾,以力学课程群为改革载体,在育人理念、实施路径与协同机制上实现三重创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教学改革新范式。

(1)理念创新:创建“FORCE”育人模式,推动基础课程范式转型

针对传统基础课育人功能单一与体系错位问题,成果突破力学基础课沿袭工科范式的局限,首创以“思政引领(Formative)、生态内化(Operationalized)、科教融汇(Research-integrated)、智慧赋能(Contextual)与工程创新(Eco-engineering)”为核心的FORCE结构化育人范式。该范式并非元素简单叠加,而是一套以“工农融合”为理念的系统性育人框架,通过将新农科生态价值观、前沿科研、智能技术与力学核心知识深度融合,推动教学目标从知识掌握升级为价值塑造与创新能力培养,为新农科基础课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方案。

(2)路径创新:构建“虚实结合”多元教学体系,破解教学瓶颈

针对力学知识难、过程观测难、教学资源“孤岛化”等问题,构建“方法-平台”一体化新路径,形成功能互补的三级平台支撑体系:①打造智慧教学平台,集成“AI课程+虚拟仿真+数字教材”,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复杂生态过程;②搭建覆盖全国主要生态脆弱区的野外实景教学网络,依托26个国家级/省部级台站及27个实训基地,将真实生态治理场景转化为实践课堂;③建立开放共享资源协同平台,通过全国首个水土保持虚拟教研室与在线课程系统,推动优质资源跨校共建共享。三大平台衔接形成“个性学习—实境验证—协同共享”闭环,打破资源壁垒,提升学生解决复杂生态工程问题的能力。

(3)机制创新:建立“产教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打通知行合一最后一公里

为解决育人环节碎片化及学用脱节问题,打破课堂、实验室与产业壁垒,构建“产教融合-思政引领-学业评价”三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将200余个地方治理项目、教师科研课题转化为梯度化教学案例与“真题真做”实战任务,使学生在解决“小流域生态修复”等实际问题中体认国情、涵养情怀,并将此过程纳入学业评价。该机制推动100%本科生参与实践,实现“科研项目-课程实践-产业应用”路径贯通,形成科研反哺教学、产业驱动创新、价值塑造赋能人才培养的良性生态,保障育人成效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