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创新点

    本成果立足新农科建设要求,围绕“学用相长,德能共进”育人理念,在草业科学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上取得三大创新:
    (1)理念创新:提出了“学用相长,德能共进”的育人新理念
    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先学后用、德能分离”的线性培养思维,首次在草业科学人才培养中系统提出了“学用相长,德能共进”的螺旋式育人理念。“学用相长”强调将产业一线的真实问题(如高寒草地退化治理、优质乡土草种选育等)引入教学全过程,以“用”的需求反向驱动“学”的深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耦合;“德能共进”则强调将服务国家生态战略的价值塑造(德)与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的专业本领(能)培养同步规划、一体实施。这一理念为新农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哲学指引。
    (2)路径创新:重构“全周期、多平台、高水平”的立体化实践育人新路径
    针对传统实践教学“点状、浅层”的弊病,我们创建了“全周期、多平台、高水平”的立体化实践育人新路径。通过“全周期”递进式设计,将实践教学贯穿本科四年,实现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依托“多平台”协同机制,将校内地企资源全面打通,实现了实践教学场景的真实性和融合性;建立“高水平”孵化机制,以高水平竞赛牵引创新,实现了学生拔尖潜能的挑战性和突破性。这一立体化路径,有效破解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题,实现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从认知到综合应用再到拔尖创新的全链条式培养。
    (3) 模式创新:构建了“林草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立足北京林业大学的独特优势,我们构建了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融通的“林草融合”育人新模式。在师资上,组建了兼具林学与草学背景的“双栖型”教学团队;在实践上,依托国家公园、林场等平台开展林草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践。该模式打破了学科壁垒,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了具备宏观生态视野和复合知识结构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独特的“北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