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创设“面向前沿、场景驱动”新生态,打破常规提升人才培养创新力。

打造“学校基础场—社会实践场—国家战略场”三级联动泛在课堂。推动实验、实训、实战一体化,创新能力、创业实力双强化,将课堂延伸到以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0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组成的学校基础场,遍布青藏高原和三北生态脆弱地区的6个国家级和30余个省部级野外台站、1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组成的社会实践场,“三北”工程、雅下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组成的国家战略场,创设“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在服务中育人”的真实场景。

建立“绿色原始创新—绿色科技前沿—绿色未来产业”三维协同前沿高地。推动主持的97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0余项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和100余项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转化为支撑人才培养的“项目超市”,并依托由3个未来技术学院、5个现代产业学院、3个创新创业学院构成的政产学研转创用一体化培养特区,开展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跨学科整合能力。

构筑“合作办学—创新联盟—国际会议”三位一体国际赛道。通过开办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组建候鸟迁飞、中俄林业、丝绸之路3大创新联盟,搭建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海南国际学院、上合组织农技交流基地等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

(2)打造“自主培养、内涵提升”新体系,打破边界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

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铸魂育人体系。北林牵头编写《专题讲义》引领全国41所高校推进试讲,东林设置思政元素实现矩阵,西农开展“大美秦岭”“九曲黄河”,厚植知林爱林情怀。

打造涉林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体系。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专业结构迭代升级,打造脆弱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人居生态环境营建、林业高端装备智造等9大国家优势专业集群,形成“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一体化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数智赋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涉林未来学习模式。

建构“山水林田湖草沙”自主知识体系。打造“生态中国”为代表的前沿课程群,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出版19部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和10部填补空白国家公园教材,促进知识快速迭代。

(3)完善“跨界融合、多方协同”新机制,打破壁垒提升人才培养协同力。

建立创新共同体。统筹校内校外两种资源,用好科创、科普和科协三种科教力量和政府、企业、社会三种产教资源,与“一部六院”等科研院所、花乡花木等百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政产学研转创用创新共同体,设立“生态环境菁英班”“产教融合试验班”。

建立教研共同体。以1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等为依托建设教研共同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建立质量共同体。以教指委、专家工作组等方式,汇聚政校所企等主体参与专业类国标和三级认证标准制定,以评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