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

1.校地协同高效,服务首都老年教育质量高

积极推进校地资源整合,与海淀、房山等地深度合作,共同实施“居家园艺”项目,累计派出142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约5500名社区老人,带动街镇开发37门本土化生态课程。与海淀老龄大学共同探索“校际协同共建”新机制,通过课程资源共享、师资联合培养、教学模式共创等方式,打破教育资源壁垒,让更多老年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老年教育学员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为适配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学校进一步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老年大学服务模式,推进区域老年教育网络构建。2024年,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市老龄委联合组织专家入校考察、评审,一致认为“北林+”老年教育模式“理念先进、机制成熟、可复制可推广”,获评当年“北京市老年学习示范校”和“北京市学分银行优秀试点单位”。

2.供给侧有成效,成为老年教育先行高校

强化师资建设,组建“老年教育师资库”“专家讲师团”,联合校内外专家开展适老化技术培训,培养“银龄自然导师”“首都花园城市园艺师”等特色人才;发挥“‘五老’宣讲团”师资优势,教育部关工委在我校成立“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宣讲团”,打造“银龄—青少年”生态传承品牌,已赴20省市开展380场巡回报告,形成“以老带新、代际共学”的良性循环。加强课程建设,依托北京市老年学习示范点,进一步开发《生态康养》《绿色生活实践》等标准化课程,拓展适老教育基地建设,构建“国家—省市—社区”三级课程资源库,形成“教育+生态+健康”教学理念。2025年教育部战线联播专题报道学校建设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特色做法,其中服务老年教育,打造‘生态+’银龄教育模式”为新时期高校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3.实践教学有特色,为国家开展老年教育提供“北林方案”

充分利用老年教育多单位联合机制,发挥老年大学、社区组织、共建基地等开展老年教育实践,共建“以老助老服务岗”,开发森林康养等特色实践项目,形成“校—企—社”协同的老年教育生态圈。通过“银龄数字辅导员”项目,培训老年人掌握智能设备操作,提升数字素养,相关经验被多地借鉴推广。2024年,学校获批建设国家老年大学北林分校,国家老年大学提供支持,推动北林自有平台与全国老年教育平台互联互通,促进老龄事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