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创新点

    (1)AI伴学工具:首创多模态交互的苏格拉底追问式AI助教

突破AI是答案搬运工固有印象,将苏格拉底“追问式”思想植入大模型底层逻辑,支持文本、语音及含公式图片的多模态输入与解析,实现“问—追—悟—评”递进对话,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例如,在分析系统稳定性时,AI会连续追问“稳定性本质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导致失稳?”等递进式提问,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实现了从提供答案到激发思维教学功能升级,契合工程教育认证对高阶思维培养的要求。

AI实时生成学生思维路径图,以不同颜色节点标注概念漏洞、逻辑断层、创新亮点,教师端一键同步,课堂即刻分组、实验即刻迭代,真正做到思维可看见、教学可进步

    (2)学习模式:构建学生为主体AI伴学闭环,让学习随时发生

彻底打破传统课堂的铃声边界,构建“学生先答—AI秒纠—AI深问—学生再悟”四环螺旋学习链,把控制理论的重难点拆成可迁移、可思辨、可迭代的微问题,实现课前探究、课中深化、课后巩固的全流程学习实现,完成从“学会知识”到“学会思考”的学习模式转变。

该模式有效拓展了学习时空,使学生在课堂外仍可与AI开展思辨对话,保障思维连贯性与探究深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契合工程教育认证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

    (3)评价机制:打造“AI互评+多元量化”体系,实现教学评闭环

首创“学生+AI+教师”三元协同、三维互证的智能评价体系,实现课堂评价从课后统一评判到学习过程性评价的转变。采用deepseek大模型校验AI助教语言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低于95分立即触发回炉重训,从源头保证问题链科学严谨;突破传统一问一答模式,创立“学生答→AI评→AI问→学生再答”互动循环,将教学评价无缝嵌入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个性化、形成性测评,破解主观题评价难、学情反馈慢的痛点。

    教师依托AI学情数据聚焦高阶思维精准指导,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全程留痕、可追溯、可审计,直接对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持续改进”与“集体成才”量化指标,支撑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