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破解价值塑造“有机融入难”:创新“五分钟林思考”课程思政育人方式。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树情怀、立使命、培修养为目标,建立“五分钟林思考”课程思政工作室,组建教学团队,制定12指标建设标准,出版专著1部,建成6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库(50+)、林业典范案例库(100+)、林人榜样视频库(30+)、科研反哺教学案例库(120+)、云实习平台案例库(230+)、自媒体文库等,形成“责任引领使命担当-榜样引领林学情怀-实践引领社会育人-舆论引领品德修养”四维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实现价值塑造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破解能力培养“系统落实难”:创建“五力贯通”教学与能力培养方式。以“五力”培养为导向,全面修订优化“目标导引式”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国家及省部级“一流课程”50余门、中国大学慕课25门(开课217次,平均选课人数950余人/次)、教材20部,构建MOOC、教师引导,线上自学、翻转课堂、自主拓展的“双导三环”理论教学模块;强化专业基础课认知、专业核心课、专业综合、劳动教育等实习,形成“赋能式”实习课程矩阵模块(学分占比超27%),建成“全国林科实践教学联盟”,实现实习资源多校共享;打造“五林五青”社会实践育人模块:五林(林情怀、林榜样、林思考、林示范、林认知),五青(青松、青宁、青苗、青葱、青蓝等计划)。以上三模块集成“五力”综合培养体系:通过课程思政提高政治力,头脑风暴法、命题型等讨论课激发创新力,“青山砺剑”实习矩阵磨砺意志力,社会实践提升共情力,实习、科研等团队项目培养领导力。全面提升学生知识见识、综合素质的硬核能力。

(3)破解创新动力“深度激发难”:构建“本研贯通、赛教融合”科研创新赋能方式。打造林学领域“创新实验班”联合体,强化北林“梁希实验班”、南林“水杉实验班”、东林“拔尖人才成栋班”、浙江农林“新农科求真创新班”、福建农林“严家显创新班”等建设和协同联动。以“导师制前置”为核心,开放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平台,推动学生早进课题、实验室和团队,激发创新科研能力。深度融合大创计划、各类学科竞赛,形成“以赛促创、以创促学”的良性循环。通过进入高层次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全面激活创新内驱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力”。

成果形成以“五分钟林思考+五力培养+五个创新实验班”为主体的“一核三塑,五力贯通”林学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林学领域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提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