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1成果简介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和宪法,这赋予了农林院校全新的历史使命。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明确将建设成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出既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又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军人才,成为北林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必须攻克的重要课题。本成果通过健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思政工作体系;打造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学科专业体系;开展强学术,重实践双向高水平导师团队建设;坚持学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发展等举措的实施,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导师育人能力成果产出质量社会影响力行业示范引领作用五个显著提升。培养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军人才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完成的研究成果在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语:来信收到了,希望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用好所学知识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绿色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1.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育苗不见林生态文明建设领军人才队伍呈现断层风险

尽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才培养规模逐年递增,但是由于行业艰苦特性,从业人数未见显著增长,尤其是从事理论创新与专业实践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却呈现断层危机,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长期、持续的发展需求。

2聚沙未成塔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专业体系尚未建成

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应当包括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目标责任、生态制度与生态安全体系。当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专业布局分散,交叉学科的优势未能形成合力,严重限制了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 

3伯乐不常有顶天立地型高水平导师团队建设薄弱

当前我校导师团队建设在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层面面临上不着天、下不落地双重困境。一是现有导师队伍中具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高端人才欠缺。二是普遍缺乏系统性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科研成果与行业需求脱节。双重困境实质性的制约了学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效。

4同质难织锦学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严重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涵盖科学研究、技术应用、行政管理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选拔、培养模式、学业评价标准趋于相同,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