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

本成果立足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部门肯定24次,教育部简报采纳11次,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模式。

一、教育教学体系纵深迭代,育人成效显著提升

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显著提升,“植绿报国”成为广大学子的共同追求。近3年,学生到林草行业等生态文明领域就业比例超45%,2000余名毕业生深入西部地区等基层一线就业;学生年均志愿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乐、COP29青年气候行动大使郏筱佑等先进典型。构建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先后系统修订3000余门课程教学大纲,从“基础逻辑”上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课程,推动32个专业实现生态化升级。编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动实践教学案例》系列教材,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生态文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20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出SCI论文200余篇、专利150余项,“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等成果在多个省份实景应用。近5年学生在“国创赛”“挑战杯”中获金奖15项、银奖32项。

二、平台支撑体系全面扩容,育人模式形成示范

联合共青团中央、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部门,成功打造了国内辐射范围最广的高校生态文明实践育人平台。连续42年打造“绿色咨询”“绿色长征”等品牌,构建“躬身大地”实践路径,在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推广应用,直接参与学生累计超50万人次。联合中国长城绿促会等举办两届“青年绿色科技创新大赛”,552家单位、2万名青年参与,推动优秀成果在雄安等地落地转化。聘请游本昌、尼格买提、杨扬等76位知名人士担任“绿色志愿大使”,传播生态文化。政校企社协同共建435个生态监测站、社会实践基地、生态文明教室等实践平台。通过全国环保组织培训等载体,与花乡花木集团等单位联合培训生态文明实践骨干近18万人次,形成从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

三、辐射推广体系立体跃迁,育人影响广泛深远

形成了从理念创新、文化传播到迈向世界的立体化推广格局。成果理念已被兰州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采纳,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4所高校开展教育部重大专项研究。A4210计划覆盖全国400余所高校,培育近万名生态文明宣讲员,开展宣讲8000余场。师生共创《梁希》《共生》等生态艺术作品入选国家级展演,原创话剧《极光》《大河的源头是冰川》受社会关注200余万次。与央视联合制作《秘境之眼》《自然保护地的奇迹》等纪录片累计观看量破百亿次。建立覆盖40余国190多家机构的合作网络,成立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推动青年学生参与国际生态治理。近3年,相关成果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200余次,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