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

(1)培养目标达成率高 
    100%学生参加科研课题进行创新训练,依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完成40项创新作品,获全国级及省部级竞赛奖励60余项(特等奖、一等奖近20项)。
    学生思想道德和工程伦理素养提升明显,近5年,获“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班级)” 1个、“北京市三好学生”4名、“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1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名、校“十佳班集体”称号3个。所有学生均能以正确的伦理观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成果
    经过7年的新工科本科人才培养实践和4年的验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达成毕业要求的学生能够成长为“优伦理道德、善知识应用、强工程实践、深创新反思、多学科协作、广国际视野”环境类行业工程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2)协同育人成效好   
    科普活动服务社会:学院组织开展“生态文明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和两届环境文化节,环保科普累计参与超千人次;学生积极投身国家重大活动,40余人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11人服务保障建党百年庆典,17名师生参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
    校“十佳社团”“绿手指”环境保护者协会每年举行20多场宣传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双碳战略、美丽中国方案的科普活动,“水足迹”志愿服务项目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被中央电视台、《中国绿色时报》等媒体专题报道,部分学生进入国际组织实习交流。
    产教融合实现双赢:截止目前,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300余项,学院教师获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余项;师生深入北京、河北、辽宁、贵州、湖南、陕西等10省数十家企业现场解决工程难题。
(3)培养模式示范广 
    专业建设:建设《环境化学》《水质工程学》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参与单位,省部级教研项目10余项,《环境化学》MOOC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教研论文40篇,10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教师团队:学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者3人,国家级人才6名(王强,邱斌,曲丹等),省部级人才10余名。2人荣获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13人获二等奖,获教学创新大赛中二等奖5项。
    交流示范:该模式在校内1000余名学生中实践,在校院交流、全国环境类专业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环境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虚拟教研室、京津冀新工科环境类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等会议做报告;与美国、法国等10多所国际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
    推广应用:成果向国内2000余老师推广,在浙江农林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山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0多所高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