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完善培养,产教赋能“双师”基地平台。依托北林特色学科优势和继续教育布局架构,联合江西环境等四家职业院校,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等两家大型企业形成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功申报并高标准建设了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通过实体化运行和扩容,整合校内外实训林场、重点实验室、合作企业资源,开发了模块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基地采用“校内导师+企业大师”的双导师制,组织教师深入一线参与林木育种、林业碳汇等真实生产实践和科研课题,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创、在创后教”,强力淬炼教师的实践技能和解决产业问题的能力。
    (2)精准实策,系统化培育职教良师。高质量开展“职教国培”“职教素提”系列项目。统筹资源,系统设计,前期深入一线职教师资调研,精准把脉师资能力短板和培训需求。分类分期、递进式培养:针对“职教筑基”阶段的新教师,侧重教学基本功和职业认同感培养;针对“国培选育”阶段的骨干教师,侧重课程开发能力和专业技能升级;针对“双名引领”阶段的候选者,侧重教育科研和战略规划能力。通过多梯度的规模化培养,实现了对全国林草类职教师资的广泛覆盖和精准滴灌。
    (3)高端引领,协同推进名师工作室。在教育部和国家林草局的共同指导下,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名师(名匠)培养基地。遴选职业院校中的优秀管理者和骨干教师,按照“一人一案”长周期专题研修。课程聚焦职业教育改革前沿、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等主题,采用工作坊、案例研讨、企业挂职等形式,着力培养能够引领学校专业发展、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种子”人物和领军人才,形成“头雁效应”,打造“教师工作坊”,带动整个师资队伍水平的跃升。鼓励教师锚定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带着实际问题而来,在专家引导和同行互助下协同攻关,将培训成果直接转化为育人成效和生产效益,实现了教师能力的持续迭代与价值重构。
    (4)资源聚能,“大部”改革服务师资培养。汇聚校内外资源,合力提高服务职教师资质效,北林2021年初成立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整合校内教研机构、社会组织、学术期刊、继续教育等资源,建立“平台、专家、课程、期刊、评价”五库,完成“政策研究—智库聚力—课程研发—产业应用—社会推广”全链条供给侧改革,推动继续教育“管理、办学、评价、服务、研究”一体化建设,深挖办学潜力,拓展办学资源,服务面不断扩大,为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夯实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