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

    (1)支撑竞赛实践,显著提升学生能力

依托GIS综合实习课程,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上得到全面锻炼,积极投身各类高水平竞赛。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GIS技能大赛、“SuperMap杯”、“易智瑞杯”等重要赛事中累计获得30余项奖项,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团队协作精神。竞赛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面向真实问题进行建模与分析的综合素质,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的良性循环。
    (2)科研与应用并重,成果转化突出

本课程不仅重视技能训练,更注重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学生在实习与竞赛中形成的研究思路,已应用于智慧林业、生态修复、资源监测等方向,部分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cological Indicator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影响力,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切实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推动了科研能力与行业应用的双向提升。
    (3)促进学科建设,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课程改革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以“3S”技术为核心,突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信息管理、监测评价及智能决策等应用方向,构建了问题导向、科研驱动、产学研协同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吸纳最新科研成果与行业前沿动态,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系统设计与建模能力,支撑了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课程改革经验已在测绘工程、生态环境、林学等专业推广,并在校内外教学研讨与师资培训中广泛分享,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范式,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发挥了示范辐射效应。
    (4)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学生发展路径

    通过价值引领、实践锤炼与科研创新相贯通的培养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显著提升。课程培养的学生能够将“3S”技术与生态环境治理、智慧林业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等行业实践深度融合,具备扎实的空间分析、系统建模与应用开发能力。近年来,毕业生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等国内领先的地理信息与遥感企业中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国家级测绘保障、生态监测与时空大数据建设等重点项目,课程所培养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行业一线得到充分验证与应用。课程改革推动学生从“会用技术”向“能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形成了以应用成效与社会服务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中国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