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创建“三级闭环、六维支撑、多元参与”质保新体系,有力牵引学校综合改革,提升创新发展力

内外评估双向推动三级闭环管理。将每年1次改革监测评价与每5年1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结合,将每4年专业自评全覆盖与专业认证/评估、第三方评价结合,将课程师生自评与督导、校外专家等多元评价结合,把发现问题转化为年度工作要点,调整专业29%,打造国家一流课程40门,督导以“滚动式”跟踪指导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实现三环联动贯通。

系统集成建构六维一体质保链条。整体性设计“改革目标-制度建设-工作队伍-学情分析-教师培训-评估评价”,以党委巡察、督导督查、教学检查、毕业生调查、第三方评价对改革落地情况进行综合诊断,推动问题从发现到改进的有机衔接,以评促强。

打造教育综合改革“质量共同体”。对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确立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学院立德树人责任框架,制定36项协同育人清单,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实现“党政齐抓共管、合力深化改革”新格局。

(2)建立“理念引导、标准强化、文化浸润”质保新模式,有力牵引学校特色鲜明,提升特色发展力

以理念锚定特色发展“方向标”聚焦“林”之魂,修订3000门课程教学大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机融入其中;聚焦重实践强应用,农科工科“一专业一基地一赛事”全覆盖;聚焦综合能力培养,毕业论文80%来源科研,87%来源实践。

以标准筑牢特色质量“硬支撑”出台全流程全要素13类74项制度,建立服务绿色发展的教学体系。动态跟踪就业情况,年均调配15%招生指标,向特色优势学科倾斜,布局全国首个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重点建设有生态理念和特色的课程教材。

以文化涵养特色内涵“生命力”建设媒体矩阵,打造《梁希》《共生》等国家级展演艺术作品,“绿色长征”生态考察1.7万人次,用具有北林特质的质量文化浸润学子心灵,将植绿报国精神转化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行动。

(3)构建“学生中心、数智赋能、敏捷迭代”质保新机制,有力牵引卓越追求融入日常,提升内涵发展力

建立基层质保队伍。将学生信息员建在班上,畅通即时交流渠道;定期以问卷、座谈途径了解思政育人成效及学生对教学、资源、条件方面意见;建立预警机制和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加强朋辈辅导,共享课外线上学习资源10442个。将院级督导建在专业上,抓教风学风,指导青年教师,推动专业围绕学生优化课程体系。

建设智慧教育平台。“一课一报告”精准“画像”,支撑教师优化课程设计;提供学情分析,支撑学生针对薄弱点和难点进行个性化学习;以智能巡课支撑督导为思政课教师、青年教师等提供精准指导。

构建敏捷迭代机制。近5年1.2万人次跨专业跨年级学习,促学生学习迭代,增加前沿交叉知识供给。以评估促专业内涵迭代、以科研成果促课程内容迭代、以培训促教师能力和教学方法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