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创新点

(1)机制创新:构建了“学科强心育、心育促学科”双向赋能机制

将心理系教师纳入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担任心理中心首席专家,全面参与咨询、危机干预与业务管理工作,实现研究与心育融合;心理系学生参加全校心理测评、咨询服务,实现心理育人与专业教学实习融合,提升专业技能、专业自信与责任感。该机制将心理学科角色从传统“知识供给者”提升为心理育人“核心赋能者”,打破学科与公共教学间的壁垒,将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支撑一线教学作为学科核心使命之一,构建了学科与教学深度融合、共生发展的育人新生态。

(2)路径创新:开拓了“认知筑基-体验内化-成长赋能”心理健康教学路径与“预防—干预—发展”护航路径

以“高线引领、底线保障”为核心逻辑,创新心理育人路径。教学引领路径,通过“沉浸式课程改革”与“分层递进式实践”,满足普适性教育与个性化发展需要,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求助意识、助人能力。护航守护路径,通过“多模态心理评估工具”、“五位一体复学评估制度”与“系统化危机干预模型”,构建了专业化的精准护航体系,旨在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与干预。两个路径协同融合,守住学生心理安全底线的同时,强化人格发展的高线目标,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赋能”、从“碎片干预”向“系统育人”的战略转型,实现心理育人的科学化、体系化与长效化。

(3)协同创新:构建了“多方协同”开放立体育人保障体系

建立以“四维服务团队”和“四方联动”为核心的校内外协同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立体育人保障体系。校内协同:实现心理中心、学工、保卫、院系等部门常态化联动,将心理育人融入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和专业教学全过程,确保心理育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覆盖。校外协同: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构建“家校社医”四方联动干预网络,与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跨校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提升专业服务广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