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创新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

采用“沉浸体验+互动合作+助人自助”教学法,将表达性艺术治疗等专业技术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在情境化实践中从“被动听课”转向“主动成长”。构建“线上线下+理论实践+选修必修+传统特色”立体多维课程体系,将必修课从4学时增至32学时,开设慕课,新增“园艺疗法与心理健康”等选修课3门,解决教学课程供给和教学实效问题。构建从知识普及到能力内化的分层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以“5·25心理健康季”“10.10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为牵引,协同心理系师生、校心协和二级心理辅导站力量,每年面向全体学生系统设计组织40余项普适性心理实践活动,解决实践活动碎片化、覆盖面小等问题;发挥心理系学生和咨询师力量,开展宿舍、班级、长程团体辅导等深度体验活动,满足不同群体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打通“知”到“行”的最后一公里。

(2)建立闭环危机干预体系

针对危机干预被动、滞后问题,建立集“主动预防、科学评估、多维协同、全程关怀”于一体的干预新模式。研发含11个维度的评估工具,结合了投射测验的深度与AI的客观性,极大提升了对潜在危机的早期识别精准度;构建并实践了“三联动(家、校、社)+三阶段(预防、干预、支持)+四要素(关注、沟通、合作、系统)”危机干预模型,明确了危机干预标准化流程,整合校内外资源,确保危机发生时能快速、精准协同处置,形成工作闭环;首创“五位一体”(学生、家长、学院、心理中心、心理专家)复学评估制度,构建集医疗、家庭与学校、心理咨询及社区环境衔接的“医、教、心、安”支持机制,为精神障碍康复学生顺利复学提供科学依据和个性化支持方案。

(3)强化专业力量建设

为破解专业力量薄弱及资源分散问题,加强团队建设、跨校合作和人才培养。协同校内心理学科和校外资源,全面补充专业力量,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工作坊”提升专业教学能力。组建了“辅导员(一线骨干)—专职教师(中坚力量)—学科教师(学术引领)—学科学生(朋辈支持)”四维服务团队、构建“家校社医”四方联动干预网络,形成优势互补的育人合力。运用“系统培训+技能演练+实战督导”的常态化模式,对辅导员团队持续赋能,增强专业工作能力。创建“专业人才培养与心育服务一体化”模式,心理学学生在服务全校学生的真实场景中接受锻炼,成长为具备实战能力的“准专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