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探索“1+2+4”师生共同成长型学科交叉育人模式
    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依托一流专业建设契机,结合农林高校特色和自身特点,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1+2+4”师生共同成长型学科交叉育人模式。“1”指“1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日语与生态环境学科、及其他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2”指“2个重要核心”,即: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与探索型学生团队,通过师生在学科交叉领域教学与科研中的相互促进,实现共同提高,加速人才培养模式转型。“4”指4条成长路径,即: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课堂教学、科研创新、实践实训及国际联合培养。 通过4条成长途径的充分历练,更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该育人模式弘扬学科交叉的新文科精神,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学生外语能力与跨学科研究能力同步发展,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奖项48项。
    2.课程与科研双驱动,强化“日语+生态”人才培养特色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校之本,结合我校优势学科与发展定位,日语专业提出“日语+生态”的特色培养之路。首先,全面规划升级课程体系,构建“日语+生态”特色课程群,并建设相关特色教材。课程群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的复合型、高阶性特色,并涉及不同课型,比如:生态文学选读、生态环境日语、生态文化导游等。一方面多角度厚植生态文明思想,另一方面培养多领域所需的生态语言服务能力。同时,鼓励师生开展新文科教改研究和跨学科科研,提高跨学科教学科研能力,巩固和提升“日语+生态”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通过课程与科研的双驱动,促进复合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内化,实现人才培养目的。
教师获批校级以上教改科研项目10项。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大创立项8项(生态相关6项),发表生态相关研究论文9篇。
    3.多角度创新充实实践教学,大力拓展国际联合培养
    专业立足“日语+生态”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从“线上+线下”“语言+特色”两个角度创新充实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传统的线下实践存在资源、时间、空间、人员条件等多种限制,引入数字化实践平台,摆脱线下实践的限制,弥补应用人数多、现实场景不足的校园教学短板。针对实践教学与农林契合度不高的问题,努力开拓与“生态”“林业”更加紧密相关的实习实践途径,强化农林特色。
    在国际合作方面,继续推动与现有合作高校的交换留学、线上日语研修等联合培养项目。同时,积极拓展新的日本合作高校,努力探索“2+2”本科双学位等新的国际联合培养模式,更好地贯彻新文科精神,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