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简介

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基本方略。同年,我国城镇化率达60.24%,城乡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入存量提质新阶段,发展内涵更加以人民为中心,目标更突出生态与可持续。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使命的风景园林迎来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实践与需求脱节、理论与应用衔接不足、数智化水平不高等主要教学问题亟需解决。团队依托70多年办学底蕴和“双一流,A+学科”优势,遵循OBE理念,以新时代城乡人居高质量发展场景为驱动,明确改革目标: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融通、创造性思维与成果转化能力,兼具数智创新素养的风景园林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

依托6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教改课题,团队构建并迭代形成了以“场景驱动—跨界融合—数智赋能”为特色的新时期风景园林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1)对接战略需求:以场景驱动构建浸润式实践育人矩阵

根植首都,形成“高校合伙人—基地小院”协同育人模式;辐射全国,服务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建立“美丽中国实践团”育人模式;突出实战实训工科特色,创办全国“花园赛事”引领型育人模式。

(2)聚焦融通能力:以跨界融合重塑交叉型课程群体系

跨领域建设“城乡人居生态环境”方向实验班,设立“自然教育”微专业;按能力主线重构5大专题化课程群;率先设立城市生境智能设计建造等交叉前沿课程。

(3)强化创新素养:以数智赋能升级全过程育人平台

用数字虚拟平台迭代学习方式,基地平台升级实践内容,智能平台支持学生自主成长,实训平台拓展宽口径就业。

本成果应用推广效果显著,建成国家和省部级金课6门、金教材2部;获批教育部专业建设类唯一风景园林虚拟教研室;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领域唯一),首创自然教育微专业,完成国内首次国际评估并达国际高水平;团队入选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与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涌现“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霍英东教育教学奖及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奖300余项(含全球顶赛IFLA最高奖4)。培养模式在全国多类型高校广泛应用;虚拟教研室辐射百所高校;大学生花园设计建造竞赛作为领域唯一A类赛事,吸引全球2万余学生参与;成果获央视、人民日报等持续报道,并在全国落地数百项师生共创绿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