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成果展示网<!--k48ishJ/xBfVneIktN2K5BMTCLQ8hi7zU4HzX3E0nKEGXzyYclDDClGpeUqYR+3VoyNFxIAaWwYXCdMtq6YJnmyWAs8H8VaXfzjL6pRCj/oMZWn+Wa4ci6mb0G2QEcaxb7C78qod0SMyptzm/UWALQ==-->

成果创新点

(一)课程体系创新:构建“四维一体”立体化课程体系

本成果构建了 “四维一体”立体化课程体系,形成“理论奠基-创新培养-实践深化-跨界拓展”的完整培养链条,有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技能与应用联系不足的问题。“基础认知”模块的专题性课程与“创意表现”模块的针对性训练,实现了教学内容的连贯与进阶;“实践创新”与“跨界融合”模块,将美育与社会、生态等领域深度关联,引入具体项目、应用,将设计实践从单一学科拓展为跨学科、综合性的育人体系。

(二)教学模式创新:打造“主讲课堂+实践课堂”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本成果本根植于北京林业大学“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特色,突破传统艺术教学仅聚焦美学与技能培养的局限性,构建了“主讲课堂+实践课堂”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有效回应了“美育教学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学生艺术成果转化需求”的问题。本成果将生态实践与社会需求联合驱动,在提升学生基本知识技能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可落地的具体生态实践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社会场景中提升“艺术+生态”思考与实践能力,切实将艺术价值转化为赋能生态建设的实际力量。

(三)评价机制创新:建立“过程导向+多元维度”的科学评价体系

本成果针对“设计实践课程评价机制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难承载价值引导),无法充分实现价值熏陶”的问题,建立了“过程导向+多元维度”的动态评价机制,既弥补了传统单一评价“仅聚焦技能成果、忽视学习过程与价值渗透” 的不足,更通过新增“生态价值评价”维度,推动学生创作视角从“单纯追求美学表达”转向 “兼顾生态理念传递与社会需求响应”,最终切实达成 “以评价锚定价值方向、以实践深化价值认知”的教学目标,让价值熏陶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创作全流程的具体实践。